Golang工厂模式自动注册
前言
相信接触过golang操作mysql的同学们都见过这样的代码:
import "database/sql"
import _ "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"
这是我们每个新手都可以google到的片段,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很奇怪,我们写的代码中明明没有使用的 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 这个包,却还不得不引入它?
其实这个包是mysql的驱动包,database/sql 定义了一些规范,不同实现者可以根据这个规范实现自己的驱动,然后通过 import _ 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"
将驱动注册到 database/sql 中。使用者只需要根据 database/sql 来操作数据库,而不用去关心驱动具体是怎么做的,这样也有利于更换驱动的实现。
那么 import _ 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"
究竟干了什么?其实这是利用了 golang 包的init特性。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设计模式。
工厂模式自动注册
我们知道,golang的包如果包含有init函数,那么会在import的时候执行这个函数(在执行main之前执行的init)
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,实现自动注册,代码结构如下:
clsfactory
├── main.go
└── base
└── factory.go
└── cls1
└── reg.go
└── cls2
└── reg.go
类工厂(clsfactory/base/factory.go):
package base
// 类接口
type Class interface {
Do()
}
var (
// 保存注册好的工厂信息
factoryByName = make(map[string]func() Class)
)
// 注册一个类生成工厂
func Register(name string, factory func() Class) {
factoryByName[name] = factory
}
// 根据名称创建对应的类
func Create(name string) Class {
if f, ok := factoryByName[name]; ok {
return f()
} else {
panic("name not found")
}
}
这个包叫base,负责处理注册和使用工厂的基础代码,该包不会引用任何外部的包。
以下是对代码的说明:
- 第 4 行定义了“产品”:类。
- 第 10 行使用了一个 map 保存注册的工厂信息。
- 第 14 行提供给工厂方注册使用,所谓的“工厂”,就是一个定义为func() Class的普通函数,调用此函数,创建一个类实例,实现的工厂内部结构体会实现 Class 接口。
- 第 19 行定义通过名字创建类实例的函数,该函数会在注册好后调用。
- 第 20 行在已经注册的信息中查找名字对应的工厂函数,找到后,在第 21 行调用并返回接口。
- 第 23 行是如果创建的名字没有找到时,报错。
类1及注册代码(clsfactory/cls1/reg.go)
package cls1
import (
"chapter08/clsfactory/base"
"fmt"
)
// 定义类1
type Class1 struct {
}
// 实现Class接口
func (c *Class1) Do() {
fmt.Println("Class1")
}
func init() {
// 在启动时注册类1工厂
base.Register("Class1", func() base.Class {
return new(Class1)
})
}
上面的代码展示了Class1的工厂及产品定义过程。
- 第 9~15 行定义 Class1 结构,该结构实现了 base 中的 Class 接口。
- 第 20 行,Class1 结构的实例化过程叫 Class1 的工厂,使用 base.Register() 函数在 init() 函数被调用时与一个字符串关联,这样,方便以后通过名字重新调用该函数并创建实例。
类2及注册代码(clsfactory/cls2/reg.go)
package cls2
import (
"chapter08/clsfactory/base"
"fmt"
)
// 定义类2
type Class2 struct {
}
// 实现Class接口
func (c *Class2) Do() {
fmt.Println("Class2")
}
func init() {
// 在启动时注册类2工厂
base.Register("Class2", func() base.Class {
return new(Class2)
})
}
Class2 的注册与 Class1 的定义和注册过程类似。
类工程主流程(clsfactory/main.go)
package main
import (
"chapter08/clsfactory/base"
_ "chapter08/clsfactory/cls1" // 匿名引用cls1包, 自动注册
_ "chapter08/clsfactory/cls2" // 匿名引用cls2包, 自动注册
)
func main() {
// 根据字符串动态创建一个Class1实例
c1 := base.Create("Class1")
c1.Do()
// 根据字符串动态创建一个Class2实例
c2 := base.Create("Class2")
c2.Do()
}
下面是对代码的说明:
- 第 5 和第 6 行使用匿名引用方法导入了 cls1 和 cls2 两个包。在 main() 函数调用前,这两个包的 init() 函数会被自动调用,从而自动注册 Class1 和 Class2。
- 第 12 和第 16 行,通过 base.Create() 方法查找字符串对应的类注册信息,调用工厂方法进行实例创建。
- 第 13 和第 17 行,调用类的方法。
代码输出如下:
Class1
Class2